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後龍筆記<十八>:攻炮城
- 作者:林家成
- 時間:2020/02/08
- 地點:苗栗縣後龍鎮
我18歲離郷背井將近半個世紀,總是想到家鄉事!
今天是庚子年上元節,元宵,花朝節,傳統的習俗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共賞花燈,猜燈謎,花好月圓的良宵。然而己亥歲末、庚子年初「武漢肺炎」肆虐,造成人心惶惶,卻也讓我想起我故鄉後龍每年元宵節「射炮城」的特別習俗。
後龍的媽祖廟在後龍火車站的東南邊,名叫「慈雲宮」,而我的老家就在媽祖廟再東南邊的信義街上,離媽祖廟大約二百公尺。媽祖林默娘,我們林姓族人都尊稱「姑婆祖」,因此媽祖廟也是我小時候遊玩的地方。
後龍筆記<十八>:攻炮城
今天是庚子年上元節,元宵,花朝節,傳統的習俗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共賞花燈,猜燈謎,花好月圓的良宵。然而己亥歲末、庚子年初「武漢肺炎」肆虐,造成人心惶惶,卻也讓我想起我故鄉後龍每年元宵節「射炮城」的特別習俗。
後龍的媽祖廟在後龍火車站的東南邊,名叫「慈雲宮」,而我的老家就在媽祖廟再東南邊的信義街上,離媽祖廟大約二百公尺。媽祖林默娘,我們林姓族人都尊稱「姑婆祖」,因此媽祖廟也是我小時候遊玩的地方。
每年的上元節,後龍媽祖廟的廣場連續三天有「射炮城」的活動,由媽祖廟的主任委員和地方長老主其事。
「射炮城」的方式是用一支長竹竿上掛著一座城樓,城樓早期是用布糊,現在則改成鐵皮製造,留二個城門,城樓內置放煙火炮燭。參加射炮城的人手持排炮,點燃後向城樓丟擲過去,一旦丟進城門內引燃火藥即刻爆出五彩燦爛的煙火,非常壯觀,引來圍觀民眾的喝采,而且可以得到主辦單位頒發的獎品,因此引來大批鎮民來參加。每當架起炮城,一聲令下,立刻充滿咻咻的炮聲和煙硝味。
這個風俗活動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得而知,但至少百年以上,應該是19世紀中。
後龍,地處後龍溪下游,水陸交通方便。過去還有城牆,據考證是夯土成牆的,有四個城門,嘉慶年間閩客械鬥,城牆因此擋住了苗栗來的客家人的攻擊;1896年,乙未抗日戰爭,北白川宮帶領的軍隊從北門進入後龍,日本人便把北門當凱旋門保留下來,後來因大地震震毀而拆除,只留下土地公廟;而西門原在媽祖廟後,因開闢鐵路而拆除;東門只留下東門郊地名,南門也沒有了,前幾年還聽說在民宅找到城牆的遺蹟。
後龍因為是南北通衢,郁永河在《稗海記遊》就記載他在後龍街上遇到走水路而遇到海難的同伴。來往行旅眾多,不免也帶來流行疾病。有一年瘟疫流行,居民祈求媽祖保佑,經媽祖指示,在廟前架設「炮城」,居民以炮射城來驅邪。活動連續三天,由於爆竹的煙硝味產生了消毒作用,因此讓瘟疫停止蔓延,居民得以生息,就這樣留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節慶活動。
無獨有偶的,苗栗市也有「傍龍」的活動,這個「龍」是不是從閩客械鬥攻擊後龍而來不得而知,但這又和鹽水蜂炮以及臺灣各地「炸寒單」似乎都和遏止瘟疫有關。
今年遇到「武漢肺炎」肆虐,這和瘟疫不無兩樣,令我想到我的家鄉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習俗,並祈求臺灣及全世界盡快解除「武漢肺炎」風暴的肆虐,早日平靜下來,讓生民息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