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台南遊心得
- 作者:林一如
- 時間:2021/02/03
- 地點:臺南市安平區
我們一家人忍不住到處拍照,渴望把每一處美景收藏進相機中,但是隨著太陽光的強弱,樹屋裡光影變化萬千,加上風兒輕拂樹梢,片片葉子舞動著、枝椏徐徐擺動,仔細觀察樹屋中地面的碎光,像是萬花筒一般,時時帶給我們不同的美好風光。
(一)
今年寒假為了慶祝弟弟生日,為了滿足他迫切想要出門玩的心情,我們特別到台南一日遊,來到別稱文化古都的台南,免不了來一場古蹟之旅,但是對於從小歷史就不是很好的我,看到歷史故事和文物,不禁一陣頭昏腦花,於是起初對於這個家庭旅遊,不用說期待了,根本算是一個負擔了吧!
(二)
那天一開始不免俗地來到赤崁樓、孔廟、安平古堡這些從國小到高中課本中,一而再而三出現的古蹟,到實地參觀時,也許是因為沒有了升學考試壓力,突然不覺此行程枯燥乏味,反而會細心觀察自己有興趣的古物甚至是一磚一瓦。在台南暖暖的太陽灑在古蹟上,增添了古蹟的風采,課本中看似死板的照片,現場看來卻有蓬勃的生氣,難怪觀光客絡繹不絕。
(三)
但是最吸引我的地點還是這次旅遊的最終站――安平樹屋,其實一開始還以為這個地方只是一般網美的拍照聖地而已,沒想到他也有悠長的歷史背景:安平樹屋原本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在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後,清廷割讓台灣,因而進入日治時期,此時的德記洋行被大日本鹽業接收,倉庫也被日本人增建,才有現今規模的安平樹屋。在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此處為台鹽接管,雖日後任其荒廢了幾年,但台南市政府進而修建,加上了鐵棧道與木棧道,與德記洋行為一體,共同發展觀光產業。
(四)
進入樹屋,正午的烈日被大樹的枝葉濃密所屏蔽,形成了令人舒適的樹蔭,整個建築被榕樹的氣生根纏繞,在紅磚牆上、水泥窗邊、鐵棧道的扶手上,無一處不能發現榕樹的美麗,不像椰子樹的高俊挺拔,也沒有桐花樹的芬芳燦爛,更沒有果樹類的飽滿累累,榕樹的美是低調而厚實的,是隱晦是沉穩是安靜的。我們一家人忍不住到處拍照,渴望把每一處美景收藏進相機中,但是隨著太陽光的強弱,樹屋裡光影變化萬千,加上風兒輕拂樹梢,片片葉子舞動著、枝椏徐徐擺動,仔細觀察樹屋中地面的碎光,像是萬花筒一般,時時帶給我們不同的美好風光。照相也無法紀錄樹屋中所有驚奇的視覺饗宴,也許我們該放下相機,並且暫時關閉手機,不讓繁雜的訊息與來電干擾這清幽的午後時光,讓我們靜靜地聆聽風聲鳥聲,慢慢地欣賞每個角落,這種沉靜之美,相信能得到更多心靈上的收穫。
(五)
原本的我非常排斥歷史,只因為讀書上的困難、分數上的弱勢,但我沒想到的是,原來真正的歷史不只有背誦、解題,還有有趣的故事以及自身遊歷於古蹟的感受,如果只是因為現實而討厭歷史,似乎有些可惜。因為既定思維而影響自己體驗歷史、參觀古蹟的心態,會錯失許多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悠遊自在,或許這才是歷史真正想帶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