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新店擺渡人
- 作者:趙孝元
- 時間:2021/06/07
- 地點:24.963359 121.541297
新店擺渡人是全台唯一僅存的人力擺渡,但隨著時代演進,以前興盛的擺渡,現在也面臨要收攤的命運。他仍是當地居民依靠的交通,他也是許多新店人回憶的一頁,而新店擺渡,即將面臨失傳。
擺渡人的消失
「雖然是僅存的文化,但我還是得要生活!」新店碧潭旁的「新店渡」渡口,「擺渡人」李清以單槳划著小木筏,協助灣潭居民橫渡新店溪已經二十幾年,這是全台唯一的人力擺渡。近年因為遊客人數銳減,灣潭居民移出多,原居民減少,加上船費太低等因素,李清考慮就此收攤停業,這獨特的人文景觀恐永遠將成為在地人的回憶。新店渡口緊鄰新店溪的碧潭風景區,對比碧潭天鵝船的蓬勃發展,碧潭吊橋上遊客人來人往,人力擺渡顯得孤單卻又充滿特色。負責渡口維運的新店區公所表示,年底前將研議商討是否會漲五元,若李清退休,會再找有相關技能的人來擺渡,確保擺渡文化不消失,維護灣潭居民穩定的交通工具。新北市文化局也說,會擬定計畫維護此區文化景觀。
新店擺渡歷史
距今一百三十多年前,當時北台灣商業貨運以水路為主,新店處山區與平地交界,當時原住民與漢人貨物交易後,貨走水路從新店溪一路往板橋、新莊運送,住在新店溪兩岸的居民,在陸路的碧潭大橋與碧潭大橋尚未興建時,只能仰賴人力擺渡船橫渡新店溪,當時新店溪最多有十三個渡口,隨著現在河濱公園的步道義路往下游走,仔細觀察下應該還是能發現不少渡口的痕跡,如今只剩下新店渡口。只要對岸「搭船鈴」響起,李清就會划著木製小船,來回接送灣潭、新店老街兩岸的民眾,乘客投擲二十元在船上的鐵盒作為船資,在靠岸時船板與小渡口的撞擊聲響,粗繩因波浪遭成摩擦聲,上船時那清脆的銅板聲響,這些都只能成為回憶的聲音,而最難忘的,仍舊是那「搭船鈴」響起。李清只靠一根船槳為舵,順著水流操控方向,近百公尺的新店溪,不到五分鐘就可橫渡。
擺渡人李清
為了抵擋太陽及小黑蚊的攻擊,李清從斗笠到袖套等裝備應有盡有。他邊划槳邊說,「這是一分靠天吃飯的工作,大太陽或下雨天搭的人就很少。」他父親也是擺渡人,擺渡技巧不難,他小時候玩一玩就會了,怕居民搭不到船,他幾乎全年無休,早上六點擺渡到晚上八點,只有弟弟偶爾來代班,他才能休息。過去新店溪河面較寬,早期極盛時曾一天接送上千人次,現在一天最少只有一、兩個人搭船。乘客多以灣潭的老人家為主,主要是搭船到新店去買菜或處理生活雜事,但隨著交通發達,搭船的人愈來愈少。李清說:「現在根本沒什麼人」,時常擺渡一天才賺一、兩百元,甚至有時候沒人搭乘,做久了肩膀都會痠痛,老了愈做愈吃力。李清無奈地說,這廿年來船費都維持在廿元,已經廿幾年都未漲價,若今年底前再不漲價,可能就真的不做了,「真的管不了那麼多了!」
我與擺渡
我本身也是新店人,其實這樣的東西就連現今的本地人都很少知道了,本來我也只是從長輩口中耳聞才得知新店的擺渡人,他們也曾經歷過擺渡的興盛。而我為了親自去體驗擺渡,還特地從灣潭後面的登山入口進入,翻過顛頗的登山步道來到灣潭,從先體驗如果沒有了擺渡,灣潭人民須走多久才能在市區間往返。在以想像自己為當地居民,從灣潭出發,乘上了擺渡小船,感受新店長輩們口中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