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當年我父親口中的大膽島
- 作者:黃俊傑
- 時間:民國75年
- 地點:金門縣烈嶼鄉
根據父親的描述,這張照片拍攝時間落在西元1986年(民國75年),是父親在金門縣大膽島上服役期間拍的照片。西元1951年(民國40年),時任總政戰主任的蔣經國先生巡視該島時,為了感念當時守軍孤軍奮戰抵抗中華人民解放軍的入侵,於是命名為大膽島,並題字「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勉勵國軍,該島被視為抗共的重要象徵。金門大、二膽島僅離廈門約5公里,因地處廈門灣中央控制廈門港主要出入的水道,是天然戰略屏障也是國軍扼住水道的重要據點,兩島有「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之稱。
大膽島
西元1950年7月26日晚間,大膽島附近原先在作業的漁船突然大量消失,氣氛極度詭譎,甚至有機械馬達的聲音時不時接近大膽島,正當國軍感到困惑時,中華人民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廈門地區發射數以百計的大砲彈攻擊金門大、二膽島,企圖以奪取兩島後血洗金門。兩岸軍隊接連幾個小時作戰後,中華人民解放軍正式從大膽島上南、北邊的高地登陸,中華民國陸軍以不到三個連的軍力拚死抵抗,歷經20小時浴血奮戰後,共產黨軍隊陣亡300餘人,俘虜解放軍營長鮑成等300餘人,隨後共產黨解放軍繳械投降後宣布中華民國國軍勝利。儘管大膽島與二膽島在此次戰役中獲勝但也犧牲了接近200名士兵,極其慘烈。大二膽戰役,雖然只有僅僅經歷幾十小時的交火,但是官兵抱著為國犧牲的決心堅定,殲滅雙倍兵力的敵軍,是非常經典的島嶼攻防戰。士兵們保護了台灣島上的人民免於受難更是為國軍爭取鞏固金門戰線時間,間接奠定日後八二三炮戰的勝利。然而儘管抗戰獲勝了,數十年間共產黨與國民黨雙方仍互相派出「水鬼」到敵方軍營裡刺探軍情,甚至要帶走敵方戰士的頭顱當作交差,所以直到西元1981年(民國70年)前兩岸氣氛都異常的緊張,時常有零星的水鬼摸哨事件甚至是整個營區都成了刀下亡魂事件的發生,此情形尤以大膽島更為嚴重。
登島後
儘管到了父親服役時已經隔八二三炮戰二十幾年了,水鬼趁夜摸上岸的頻率銳減,但是該島上服役的阿兵哥仍然不敢稍有怠慢,深怕突然一個不注意就有同胞受難。也因為是前線中的前線,該島長官要求的訓練自然就更加嚴峻,哪怕是艷陽高照或是有人在操練的時候受傷也絕不停下體能操演,一個口號一個動作絕不輕忽,對軍紀的要求可以說是最頂級的境界。時隔今日,該島在西元2019年已經全面開放參觀,風景早已不是當年那黃沙漫漫、天際茫茫的樣子,登上大膽後家父說:「大膽、二膽已經不一樣了呢」,心中甚是五味雜陳,對於我家父來說那些當兵的回憶也只能放在心中回味了。在那風風雨雨的時代,有無數個國軍為了盡忠報國而戰死沙場,這種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