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窗戶外的八斗子
- 作者:李季恩
- 時間:2021/06/11
- 地點:基隆市中正區
基隆八斗子是基隆著名景觀,有不少人聽聞八斗子海岸的特殊風景及人文故事前來參觀,對於親子郊遊來說來八斗子也是一堂蠻不錯的輕旅行,八斗子除了著名的漁村文化之外,近年來興起的海科館、八斗子火車站、大平海岸及海豹石都是非常著名的風景,除此之外,裏頭的忘憂谷更能通往潮境公園、砲塔遺跡、101高地等漂亮的地標,對於必須拍照打卡的網美是一個很不錯的地點。
從小就住在基隆的八斗子,自己覺得近幾年來八斗子在觀光上面變得越來越活躍,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外面是一座又破又舊的火力發電廠,從窗外看到的是空蕩蕩的草地和很多的漁船,現在如果回來看小時候自己住的地方,真的是一個沒甚麼優點的小漁村,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注重八斗子的發展,這地方不像以前那樣死氣沉沉,反而更多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在這裡默默耕耘。
傍晚的八斗子
這張照片是在颱風來臨之前拍攝的,可以看到罕見的紫霞和八斗子漁港。由於我們家就位在海科館和八斗子漁港旁邊,小時候常聽到一首兒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我常常會想到我們家和這首歌描述的很像,只是我家後面有忘憂谷,前方面向大海,這使得海洋在我的回憶裡是隨處可見的。
有時候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夜晚漁船燈火通明的樣子,那明亮的程度就好像月光放大了數十倍或是外面舉辦了盛大的營火晚會,這樣的燈火熱情到似乎可以感受船長準備出海捕魚賺錢那愉快心情。
由於基隆在冬天時幾乎不會被太陽照到,從我有記憶以來,只要過了夏天,從這窗外看到的風景永遠是灰灰霧霧的,這對有些從南部上來的人可能很痛苦,但對我這個從小就待在基隆的小孩來說這只是我們的日常。
八斗子與忘憂谷
除了海科館,八斗子裡面還有一個小秘境,那就是如同童話故事般漂亮的忘憂谷,在晴空萬里的山丘上,我們可以享受附近的海風又可以感受陽光,若能享受到微風、陽光和一片絕佳的景色,我想不管多痛苦的煩惱都能拋諸腦後吧,在忘憂谷外面能看到一片藍的海岸風景,和綠色的山谷形成一片絕佳的畫面,這是許多人來基隆首推的打卡聖地。
如果來到忘憂谷不幸遇到下雨也不要難過,就算下雨天也絲毫不會減去它的美,除了大晴天如宮崎駿風之谷般的景致,綿綿細雨下的忘憂谷,讓我想起以前在書上看到的蓬萊仙島,多了一點朦朧美,就算看到八仙過海我可能也不意外了。
我還記得小時候從忘憂谷上面的觀景台往下看時,整個八斗子漁港都一覽無遺,其他方向看又可以看到海蝕平台,走在上面的山海步道可以感受到海風的吹拂,那味道還帶有一點鹹鹹的,在外地讀書的我,每次回來基隆時,只要聞到那淡淡的海風味,心裡就會大喊一聲「我回來了!」。
夜晚的海科館
從原本的北部火力發電廠房改建至海科館主題館,這座建築物在八斗子這個樸實的小漁村格外醒目,原本外牆斑駁的建築也被改建至富有設計感的建築,平日,海科館裡面有3D電影海有許多海洋主題的展覽,有許多親子互動的活動,可透過這些展覽來了解海洋科技及漁村文化;到了晚上,建築物和外面的燈火並沒有完全熄滅,有時附近的爺爺奶奶會在這裡散步,在燈火闌珊的步道上看著兩個相伴已久的伴侶格外浪漫。
海科館差不多在我國中時候開幕的,我對它的印象卻沒有很深,但它的興建確確實實的改變了整個八斗子。以前八斗子是一個乏人問津十分偏僻的地方,而現在假日都能看到親子、情侶來這邊遊玩、觀賞,我們家附近也不再是一片布滿雜草的荒地。
從小到大的基隆人
在我還小的時候,我認為的基隆就是又髒又冷又濕的地方,大樓外面總是又黑又髒,公車誤點又很老舊,車站一堆垃圾還有一些遊民睡在那裏,為了抵抗又濕又冷的天氣,小時候的外套全是羽絨衣,那時我有時候會覺得基隆就好像電影裡大戰過後的貧民窟,雖然住在基隆我討厭它的不方便,但它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卻讓我沒辦法完全討厭這地方,我還記得我就讀的小學常常讓我們了解海洋文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們常常帶我們去潮境公園,那地方有潮間帶,對於海洋教育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地方,我也在那邊接觸了很多海邊生物和人類隨意丟棄的垃圾,甚至還曾經在那邊淨灘。當我開始到外地讀書後,我也逐漸了解到八斗子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除了有山谷外又有海洋環境,若是覺得不滿意,還可以坐船到對面的基隆嶼去體驗孤島上絕美的山海步道。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八斗子,那些在地人也正在改變這地方,雖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大家的關注,但我相信在大家的關心下,八斗子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