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進階篩選
查詢模式
語言轉換
資料來源機關
時間
縣市行政區
數位物件類型
清除條件 關閉搜尋
:::

典藏故事

檢索條件:
    生物、生態與環境 / 藝術與人文 / 族群與語言

    阿美族野菜篇-麵包果

    • 作者:文儷珺
    • 時間:2021/10/22
    • 地點:花蓮縣玉里鎮

    麵包樹,阿美語稱facidol (巴吉魯),又稱麵包果,果實外型像菠蘿蜜,但是比菠蘿蜜小,大約是一個手掌的大小,其成熟期為7-8月,主要產地為花蓮、台東。
    果肉可煮食,種子可以炒食,其味道如麵包,因此取名為麵包樹。其樹因為樹冠傘狀、葉大、濃綠色,遮蔭效果佳。
    在達悟族和阿美族的部落經常見到麵包樹,由於木材材質輕軟而粗,達悟族人主要使用於造船、住屋或製作繩索。
    阿美族人主要將其食用,不能生食,因其果核外型灰白,顆粒相同於花生米大小,可當花生食用,也能將其打碎加入果肉煮湯,或是在裡頭加入小魚乾也別有風味!

    點閱數:0收藏數:0

    故事圖片集

    故事完。

    位置資訊

    留言

    0 則留言

    訪客照片
    後即可發表留言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