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魚池鄉麒麟宮代化堂開門見山
- 作者:魚池戲劇
- 時間:自2022年7月18日~7月31日止
- 地點:南投縣魚池鄉
壹、計畫源起:
(一)地方青年與藝術家的返鄉之路
(二)開啟跨越時空的祖孫對話
貳、計畫現況與問題分析
(一)現況資源盤點:
1.魚池的地域分析
2.魚池的人口與產業結構狀態
(二)挑戰與問題分析:
1.魚池美學的問題與挑戰
2.麒麟宮代化堂的空間可能性
參、計畫目標:
(一)提升地方藝術賞析與美學素養
(二)開啟廟宇空間進行空間再利用
(三)結合地方慶典辦理活動匯聚社區能量
(四)招募地方青年擾動社區
肆、主辦單位:魚池戲劇團
協辦單位:魚池鄉麒麟宮代化堂、魚池鄉公所
指導單位:彰化生活美學館
伍、實施時間:2022年7月18日~7月31日
2022年7月18日~7月31日《脈》裝置藝術展覽
2022年7月22日~7月24日魚池戲劇節x麒麟宮代化堂《策展與田野調查》傳承與交流工作坊
2022年7月29日~7月31日
1、宮廟建築導覽
2、版畫講座與體驗工作坊
補充說明:
魚池戲劇節x麒麟宮代化堂《策展與田野調查》傳承與交流工作坊
以地方青年為主的團隊,跟隨廟方的活動「關聖帝君誕辰」一起進行田野調查、訪談、以及實際操作,從建構一個廟宇的重大慶典去觀看地方合作的結構與組織方式,並且重新檢視策展方法與角度。並且將所學在第二週的《魚池戲劇節-酬神祭》進行策展實務操作。同時,亦由青年團隊與長輩分享「以藝術為方法」組織、策展節慶活動的方法與年輕夥伴的視角,藉此以進行地方青年與社群的傳承與對話。
社區面臨的問題與想改變的事情
提升地方藝術賞析與美學素養
藉由計畫的工作坊的實施、以及空間建置、藝術品導入的方式,讓居民認識不同的藝術文化、並且看到在地的藝術細節,落實「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精神與巧思。
開啟廟宇空間進行空間再利用
廟宇空間不僅僅是做為宗教用途,更是重要的民眾群聚、資訊交流空間,更多時候可以做為藝術展演的空間。進行更有趣、且創意的使用,開啟廟宇室內空間讓表演團隊、青年進駐,可以活化空間的使用、並且開啟人們對空間的想像力。
結合地方慶典辦理活動匯聚社區能量
廟方定期舉辦的宗教儀式、慶典,可以結合藝術方法、以及青年創意、以及更多的可能性,讓活動規模擴大,鬧熱地方、也凝聚地方能量。
招募地方青年擾動社區
本計畫目標在發現地方不同的空間可能性,以及日常美學的紀錄與展示,招募青年藝術家、媒合在地團隊與空間,並且呼籲青年返鄉、進駐地方空間,擾動社區能量、讓社區更多年輕活力與動力。
社區過往的基礎
魚池戲劇團策展人巫明如辦理魚池戲劇節已四年,今年即將邁入第五年。團隊成員皆具備完整的活動策展專業、以及應變能力。同時策展人巫明如為在地魚池人,爺爺巫石文亦曾為魚池鄉麒麟宮代化堂的主委,在廟宇重建一事上曾付出心力。具備完整活動辦理的充裕理由以及能力,以下說明魚池戲劇節歷年簡介:
2018年,首次嘗試
策展人明如邀請戲劇系的朋友回到家鄉,表演者身兼老師,白天舉辦兒童夏令營,晚上在休息的零售市場演出,與鄉親共度克難但溫馨的第一屆。
2019年,用藝術陪伴孩子成長
分別招募表演者及夏令營老師,設計更多戲劇教育課程,讓小朋友更深入的體驗表演;同時表演者在當地做田調,收集魚池人的故事,轉化為表演文本,魚池在地人更深入的參與創作過程的第二屆。
2020年,藝術的種子萌芽
兒童夏令營加入新媒系、美術系、舞蹈系等更多藝術形式的老師,全方面開拓小朋友的藝術學習。並首次在現場展出小朋友的創作作品,小小藝術家走向觀眾的第三屆。
2021年,線上灌溉
疫情之下不得不停演一年,兒童夏令營轉為線上授課。嘗試製作兒童藝術包,內容是1個月的藝術課程,寄送給全台100多位魚池鄉親的子女。疫情讓魚池戲劇節意外走出魚池的第四屆。
就計畫擬執行事項與社區居民的討論情形及居
計劃初期原定進行工作坊攝錄影紀錄,後經由評審建議、再與廟方主委、經理討論後,決定將計畫目標改為更深刻的田野調查以及傳承交流,故而增設《策展與田野調查》傳承交流工作坊,以下進行計畫修正說明:
魚池戲劇節x麒麟宮代化堂《策展與田野調查》傳承與交流工作坊
以地方青年為主的團隊,跟隨廟方的活動「關聖帝君誕辰」一起進行田野調查、訪談、以及實際操作,從建構一個廟宇的重大慶典去觀看地方合作的結構與組織方式,並且重新檢視策展方法與角度。並且將所學在第二週的《魚池戲劇節-酬神祭》進行策展實務操作。同時,亦由青年團隊與長輩分享「以藝術為方法」組織、策展節慶活動的方法與年輕夥伴的視角,藉此以進行地方青年與社群的傳承與對話。
主要工作項目執行內容與狀況:
計畫整體分為前製期、籌備期、活動執行三個階段,工作細項目包含合作對象的會議、討論及修正,地方知識的蒐集、田野調查、耆老訪問、活動執行狀況、現場危機應變等。
廟方經理/王欣昱 的敘述:
2022酬神祭活動由魚池戲劇團向麒麟宮代化堂提出,經過活動說明後,廟方以協辦單位的角度無條件的全力配合。執行上碰到原有廟方的既定科儀流程,經由主神關聖帝君同意後,也全部暫停以配合本次活動可以進行。
如上述,本屆管理委員會除了增設行銷發想單位,也有相關的外部合作單位,未來在活動上廟方將會指定委派行銷單位共同規劃。
文化部補助金額支用項目與狀況
本次計劃以「策展費」、「材料費」兩項用多報少的方式進行核銷,此二者所執行的工作項目分別為工作前期的資料蒐集、籌備會議、以及主視覺的發想討論等策展工作,亦包涵現場的分工以及動態調整工作,材料費以活動現場材料、工作坊材料、設備租借為主要核銷項目,
計畫效益與參與者回饋意見
「策展與田野調查工作坊」見聞心得--魏書華2022.7.30
2022/7/18-21四天,參加穀笠合作社和魚池戲劇節-酬神祭系列活動:策展與田野調查工作坊,對宮廟文化意涵有了深一層的認識。
第一天的講師先講解人與神的關係、三獻禮的產生,由古時君王所重視的敬天禮神,轉換成今日民間自發參與於神明生日時舉辦的三獻禮(這次是關聖帝君誕辰),實有安定人心進而穩定社會的作用。
講師也講述了「靈」與「體」的關係,因為靈是一樣大的,所以他們會互稱師兄、師姐,代表一種平等觀,而體(身體)是後天且有時限的,是用來修行的媒介存在。
此外,三獻禮多以動作及概念教傳,雖有頌文記載但並無詳細的動作描述,一般人很難窺其堂奧,但在第一天最後,透過師兄姐(鸞生)帶我們演練一遍三獻禮,大家便大致了解了三獻禮的流程及首士(主祭者)、通、押、引等各執事在三獻禮中的任務職掌,真是難得的體驗。
第二天一開始先傳閱了降筆後記錄下來的文字及平時鸞生學習的經文,其中有與佛教經文相似的部分。講師並拿出鸞筆及經文讓我們觸摸觀看,在事先聽家人說過因此略知扶鸞信仰的前提下,看見實物更讓我明白其內容。
之後下半場介紹供桌擺設,供奉的物品以諧音意象,擺設出吉祥的象徵,作為獻給神明的心意。講師的擺設不用塑膠盤,也會盡量使用事後吃得完的供品,在求豐盛的同時也可與時俱進的加進現代的食品如零食乖乖等,雖然傳統上還是有一些原則禁忌,但作為信眾給神明的心意,「以人為出發點」讓供品產生了更多的變化。
之後宗澤分配學員工作,我們這組分配到供品中的「山、珍、海、味」(薑、紅豆、鹽、糖)和五果。在準備的過程中,好像真的經歷了「信仰」這回事。購買及製作供品時感受到自己對神明的那份心意及構思,不是隨興的,但也並不是嚴肅的自我或外在規範,在注意規則和期望擺出具有美感之間,因為信仰和在乎所產生的認真、不馬虎的態度,對活動場域崇拜的對象,也自然而然產生敬意。
第三天從麒麟宮代化堂的建廟沿革講起,講師更深入的講述了魚池鄉八鸞堂的文史知識。鸞堂信仰在中部地區頗多存在,麒麟宮代化堂為魚池鄉的「庄母廟」,主掌當地扶鸞系統事務,以及儒教、道教、佛教共有的信仰文化等堂內事務細節。
接下來戲劇節策展人巫明如則用戲劇理論詮釋了祭祀的儀式性,在有了前兩天三獻禮儀式及宮廟知識的學習之後,最後以新穎的方式去理解這似乎守舊又可以不斷變化、為了人而產生的信仰儀式,作為課堂的收尾。
計畫效益與參與者回饋意見
廟方經理/王欣昱 心得分享
本次是廟方建廟一百多年以來第一次與藝術團體合作活動,對於把表演搬到廟的內殿來說,除了一些宗教科儀祭祀方式,大膽猜測會是全台灣第一個這樣做的廟方。
廟方最於想解決的事情,其實是廟方硬體本身的年紀,畢竟上一次的大規模修繕是在將近40年前了,再進行大規模整修以前如果能夠熟知廟宇的建築特色、並且做一些影像紀錄,會別具意義。
未來改進方向
A、計畫原由中想解決或改變但尚未改變的事情,未來擬如何加強以達目標:
計劃原定希望讓廟方、居民約60人參與地方廟宇建築工作坊,認識廟方特色與建築;但是廟方委員因為沒有參與工作坊的習慣,首次與地方青年合作,沒有太大的信心故參加意願低落。最後報名人數為8人:青年5為長者3位。
未來將會加強與廟方委員的溝通,並且使用紙本報名表已達到宣傳效益。同時會讓廟方委員擔任工作坊的講師、課程幹部、甚至是工作坊主理人,以提高活動參與度。
B、計畫原由中居民建議但尚未落實事項,預計如何配套調整加以落實:
首次將劇場表演搬進廟內空間裡,對於空間以及動線上來說出現許多未能完善的部分:例如交通引導、垃圾問題等等。在策展方與廟方的討論後,未來如預再次辦理,將會提出園區計畫的方式將活動範圍擴大,以地方的信仰中心結合在地的文化進而推廣觀光發展。例如:由麒麟宮代化堂(庄母廟)延伸到大土地公廟(老戲台、雕花窗)、靈池宮(主神發源地)形成一個完整的動線。
C、未來擬如何讓社區居民更主動的參與及增加參與的人次:
工作坊的辦理較為成功的場次為【策展與田野調查工作坊】原因有二:
由廟方委員擔任教師
廟方委員,帶領學員們一起認識三獻禮、以及廟方沿革;同時也讓學員參與三獻禮的祭祀,於廟方委員而言進行「教學」有助於重新彙整地方知識、同時也可與青年學子互動交流,可謂教學相長。
與地方青年團隊合作協辦
本次參與【策展與田野調查工作坊】的學員多為埔里「穀勵合作社」的學員,在地耕耘超過10年,並且熱愛地方文化的負責人宗澤帶領學員們一起進行地方知識的蒐集,也用心做了許多課本之外的知識延伸。
另有【鹿港景靈宮】的青年委員擔任「宴桌」講師,除了傳統知識以外又添加了現代祭祀儀式的新作法,在傳統之下另有創新,尊重古禮亦發揮創意心意。
未來將會複製以上兩個成功特點,邀約地方耆老擔任講師、以及工作坊負責人,並且與地方青年團隊合作辦理,凝聚力量。
其他建議
針對廟方委員參與度較為低落的狀況,以下提供廟方經理/王欣昱 的回應
本次活動策展方對於廟宇的運作方式有些微認知上的差異,畢竟能夠全力支持活動的進行是在於管理委員會決議。
故在本屆管理委員會,增設行銷單位,同時也多次考察其他縣市廟宇的運作方式,將一個宗教科儀活動更加生活化,更加地可以融入現在的青年思想中。
在活動結束後廟方的結論為以下:
本次計劃對於廟方來說不缺在地居民的參與,缺的是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將近失傳的儒宗神教的方式,透過本次活動的結合以推廣宗教活動的意義,也將會是廟方未來努力的方向。
至於參與的人數將會以明年園區方式的規劃進行,增加附近民宿飯店的連結提高活動夜晚的展出場次,而廟方也會提因應的資源。最後也希望活動上可以將人次提高到五千至一萬人。
故事圖片集
-
2020魚池戲劇節演出
-
策展與田野調查工作坊(穀笠攝影)
-
策展與田野調查工作坊呈現(穀笠攝影)
-
麒麟宮代化堂(攝影 張珀瑋)
-
三獻禮進行(穀笠攝影)
-
建築文化與特色工作坊( 瞬時写真 許翰殷 胡雅淇)
-
版畫體驗作品展示
-
版畫體驗
-
魚池戲劇節LOGO
-
版畫印刷工作坊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