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轉運。瑞芳2.0-老街篇
- 作者:廖書瑄
- 時間:2022/11/30
- 地點:新北市瑞芳區
瑞芳老街,位在新北市瑞芳區,從瑞芳街延伸至逢甲路。若搭乘鐵路,瑞芳火車站往東邊後站,尚未踏出車站,充滿歷史的街區便會先一步映入眼簾。瑞芳,舊稱為"柑仔瀨",是往來宜蘭與台北、九份的重要交通樞紐,早期曾有一家名為瑞芳的柑仔店在基隆河渡口,位置佳,門庭若市,往來行人對話,總會提到"來去瑞芳!",逐漸演變成為人們對於這個地區的代稱。
瑞芳老街
位置與由來
瑞芳老街,位在新北市瑞芳區,從瑞芳街延伸至逢甲路。若搭乘鐵路,瑞芳火車站往東邊後站,尚未踏出車站,充滿歷史的街區便會先一步映入眼簾。瑞芳,舊稱為"柑仔瀨",是往來宜蘭與台北、九份的重要交通樞紐,早期曾有一家名為瑞芳的柑仔店在基隆河渡口,位置佳,門庭若市,往來行人對話,總會提到"來去瑞芳!",逐漸演變成為人們對於這個地區的代稱。
運輸核心
從日治時期到民國3.40年代,因為礦業的興盛,瑞芳不僅吸引了五路人潮聚集,為了煤礦的運輸,也建設了多元的交通系統。在尚未出現鐵路以前,礦產的外銷,不管是日本、中國,抑或是在台灣本島的其他縣市,全部仰賴水路進行運輸,如何把瑞芳的煤礦與九份金瓜石的金礦運往基隆港口,儼然是早期政府的一大難題,輕便道便由此而生。
輕便道,是依靠人力,透過軌道與五分車(又稱輕便車),提高運輸效率,在工業未發展成熟前的最佳選擇,整個路徑從九份金瓜石的流籠頭為起始點,流籠頭,是將兩條纜繩連接在山上與山腳,藉載運物的重力運作的系統。經由逢甲路,延伸到基隆港為終點站,中間有許多分支,通往大大小小的礦坑。在鐵路引進台灣建設以後,先是輕便道的路徑,由運往基隆港,據點改為火車站附近,各類車種的出現,漸漸地取代了輕便道的地位,五分車所載運的貨物,從礦產,隨著礦業的興衰,一點一滴地轉變為民生用品等。直至今日,只能在狹小巷道的角落,或廢棄住宅的地板,方能見到輕便道鐵軌的遺址。
受訪者蔡樹的孩童時期,鋪設在逢甲路上的輕便道,是瑞芳街區生活佔有重要地位的交通工具。雖說以在運煤礦的功能為主,在空間尚有餘裕時,民生用品也可以利用五分車運輸販賣,將街區的商圈往金瓜石九份等地區擴展。
處於鐵路與輕便道交集的心臟地帶,瑞芳街區大量人口湧入,使公路局將總站設置於街區內,即現三里活動中心的位置,是街區耆老們共同的童年回憶片段。在民國50年代,前站進行規劃,人潮與商販相互影響下,轉移至前站,公路局總站也跟隨人潮搬遷到前站。
左打鐵,右貨運
瑞芳老街的"左貨運,右打鐵"稱號,也是人潮匯集至此的證明。貨運巷,是由於瑞芳擔任著交通運輸的核心地帶,許多貨物從火車上卸載下來之後,需要有地方存放大量的貨物,於是瑞芳後火車站的左邊巷道可以看到有一間瑞益倉庫,一般用於存放外地運來的民生必需品以及農產品等,也有來到瑞芳老街擺攤的小販以火車載運商品寄放於此,受訪者柯瑞和詳細地解說道,"一般都是民生必需品跟農產品都有,也有很多的,就是來這邊做小生意的,他們也是託運來這邊,來暫時放著,寄火車到這邊,他們人再來領貨,比如說,打拳頭賣膏藥。";而打鐵巷則是,因巷道中開設一家打鐵店,當時打鐵店並不多,但礦工的採礦工具,或家庭必需的菜刀等用品都依賴打鐵店地存在,平雙貢(平溪、雙溪、貢寮)等地都會特地過來採購,因而產生了打鐵巷的稱號。
街頭巷尾
街道店舖
瑞芳老街的交通條件,現三里活動中心,是早期的公路局總站,現逢甲路上,早期鋪設著在運煤炭與民生用品的輕便道,加上瑞芳火車站早期仍是以老街為主要出口,礦業興盛時期的瑞芳,人口眾多,商鋪與市集伴隨著人潮,在瑞芳匯集出那個年代的人們口中最為熱鬧的經濟中心。
受訪者劉惠霜從出生至今,僅在年輕時短暫離開家鄉,對於瑞芳老街以及逢甲路簡直瞭若指掌。每當採訪中詢問起哪個位置早期曾有過什麼店家,只要有明確地點,都能一一道來,就連每個店家是如何來到瑞芳開業,中間經歷幾手轉讓,瑞珍旅社、真德藥房、日光銀樓、老王牛肉麵、瑞美服飾店、孔雀大酒家等,在她的描述之下,那個年代的瑞芳老街,儼然重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另外,在老街待了足足76年的受訪者蔡樹,歷經老街興衰演變,對街區的大小事的記憶也十分清晰,街上的米店有4家,雜貨店也有4家,有過化妝店、布料店、金飾店,以及菜市場等。
老街的興盛也延續到逢甲路上,除了輕便道,逢甲路上也有許多商鋪,由於逢甲路為交通幹道的特點,整條路兩旁的建築空間也較大,還設有果菜批發市場,許多老街上的市場基本上是在逢甲路的批發市場所採購來販賣,許多家傢俱行等需要空間擺放搬運的店家,都選擇開設在逢甲路兩側。
無法復刻的美食店
現民眾服務站一樓位置的五堵,主打麵類及滷味等,是許多大老闆、生意人會前往聚餐,較為高價位的店家;原地點在五堵附近,後搬遷到逢甲路上孔雀酒家旁的天津包子鋪,蝦仁蛋炒飯、糖醋排骨,每一樣都是街區居民心目中的經典;現瑞芳老街轉角處彩券行前的財伯,他的米苔目和車輪餅,不僅好吃,做生意也非常有原則與堅持,如果客人購買過多,有將米苔目冷凍過再吃的可能性,財伯就會拒絕販售。瑞芳街上,難以忘懷的美食店,即使大多已不復存在,刻印在腦海裡的味道,總昇華為無法超越的存在。
受訪者蔡樹母親創立的保雲芋圓,則是街道上難得未曾消逝,一代代傳承的特色美食。從一開始在店門口賣清冰 ,因為家裡人口漸多,需要更多的收入,於是賣起刨冰跟菜頭魯(甜不辣),將原本只以剉冰為主的保雲,逐漸轉型,於民國35年創造出現有的保雲芋圓,初期因為正好遇到礦業發達時期,不僅礦工,瑞芳高工的孩子們下課後也會來到老街覓食,蔡樹也對那樣的景象歷歷在目。然而,隨著商業移轉以及礦場一間間關閉,保雲也曾經面臨門可羅雀的慘況,幸而,靠著當時仍有許多學生在此處活動,除了在民國90年時短暫歇業,擴展店面,不斷持續經營,從而逐漸累積口碑與名聲,方成就現有的保雲芋圓。
受訪者劉惠霜的父親也曾在街道上開立麵攤,位置大約在現保雲芋圓店面的隔壁,麵攤一擺就是幾十年,一直到礦業逐漸沒落,老街人潮散去,才從逢甲路搬家到,現居的位置,即瑞芳後火車站出口左轉的打鐵巷。麵攤也移至打鐵巷內,過一段時間後,麵攤才又往外移,擺在現民眾服務站的騎樓。從小協助父親麵攤生意,劉惠霜承繼了父親的手藝,至今仍在街上延續歷史悠久的美食。
一日四市
一日四市,包含早上、中午、黃昏,以及晚上,每一個時段都有不同類型的人潮,是街區上的耆老們幾乎都十分熟悉且懷念的景像,一天當中市集接續著展開,每一個攤商,無論是菜攤、服飾攤,或是膏藥攤,都是一塊布舖在地上就開始叫賣攬客,瑞芳街道的兩側,延續到逢甲路上,都是滿滿打地鋪的商販,每嘗勾起耆老們的回憶。
受訪者蔡樹談及童年印象中的街區休閒活動,也描繪了黃昏及晚上不同於白天的樣貌,"在小的時候,車輛很少,我們在老街活動力很強,有一些要玩的、要跑的,都不成問題。一般的我們的生活,到晚上的時候,就有一些叫賣的人出來,所謂叫賣的人,有打拳賣膏藥啦,還有釣魚釣蝦啦,到差不多黃昏的時候,我們整條老街都改變整個生活的圈圈,那時候人潮要走過去,人就要並肩這樣走,夜市的景出來的時候齁,車輛就沒有辦法通過,你騎腳踏車也要用牽的,沒有辦法直接騎過去。"。在一般的平日裡,早市和晚市,就可以形成摩肩接踵的人潮。
當詢問起老街的興衰變化,受訪者柯瑞和也語帶懷念地說,"在我的印象中,我小孩的時候,我們這條老街齁,市場是一天有四場的市場,一日四市,有四場的市場,怎麼說呢?早上有早上的家庭主婦,或是一些老人來做的市場,中午有中午的人在上下班的來做,來買東西啦,還是做甚麼的,或是外地的一些生意人,來這裡做生意的,比如說打拳頭賣膏藥的這種,他也來這裡做一些擺攤的這個,到這個整條街都是這個攤位,那是會讓人覺得說怎麼會有這麼熱鬧的地方!",刻畫當時老街的活絡及繁榮。
疾病盛行,醫療資源不足,且衛生知識對於忙於生計的大眾仍然遙遠的時期,街道上充斥著許多賣膏藥的攤位,蛔蟲藥是最為廣泛的膏藥攤,為了提高買氣,吸引街上行人駐足,誇大藥效是普遍,利用詐騙手法取信於民眾,更是常見的伎倆,受訪者林章富舉例,攤商會將幾條白色大條的蟲,放在地上,謊稱是吃藥會吐出來的蛔蟲。此外,也有販賣雙頭蛇的攤販,宣稱雙頭蛇就在布袋內,好奇的孩子們總是會圍觀,蹲在攤位前,等待雙頭蛇的亮相,林章富笑著說,攤商根本從頭到尾都不會打開那神奇的布袋。然而,即使大家長大成年後,都明白打拳頭賣膏藥基本上就是詐騙集團的行銷,那宏亮的叫賣聲所構築的熱鬧街景,卻也成為每個人記憶中瑞芳老街繁榮時期,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民國4、50年,瑞芳老街的夜晚,是攤商們的搶手地帶,從火車站到現OK商店位置,一整條街道兩旁,滿滿的攤位,當時沒有路燈的瑞芳街,卻在夜晚燈火通明,每個攤位都會自備風燈,或需要插電的吊燈等,向附近店家租用延長線也是常有的事。街上不僅限於當地瑞芳的攤商,曾為交通樞紐的瑞芳,從外地搭火車或公路局前來的不在少數。需求即市場,外地人的湧入帶動瑞芳住宿業的發展,番仔間因此盛行,番仔間,是一般旅社的房間,由一間隔出兩三個小空間,降低商販住宿的成本,與現今的背包客棧相似。
茶室與酒家
受訪者林章富的母親在後期所開設的茶店仔,新夜城,是許多外地人會慕名而來的人潮聚集地。與在巷子口的孔雀酒家不同,新夜城是茶室而非酒店,差別在於是否有繳納許可年費,合法地販賣酒。昂貴的許可年費是茶室與酒家消費門檻差異的主因之一,基本上,經營的路線、行銷手法截然不同,各有不一樣的客群,酒家的消費門檻約落在幾千元上下,而茶室則約莫為幾百元,因此,酒家的客群多半是經商的老闆,茶室的主要客群大多是工人階級。逢甲路的這條巷子也因為孔雀酒家與新夜城的聚集經濟效應,出現許多妓女經營的豆干厝,因此,在地人都稱這條巷子為"站街",意為風化街。
街區的娛樂
童玩
民國50年代,一群孩子們的遊戲以及自製童玩,更是拮据的童年不可或缺的記憶。從山頂上玩黏大繩,再到海邊游泳,總是行程滿滿,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必會有大群孩子奔跑的身影。在現今逢甲路與瑞芳老街交界OK商店的前方空地,少有人能負擔進口車,街道上一輛車都沒有的年代,在馬路上,用粉筆大畫方格,就可以成為孩子們國與國之間廝殺的戰場。晚上龍蛇混雜,人來人往的孔雀酒家,在白天時,門前寬廣的亭仔腳是逢甲路孩子的一大據點,而若需要空間更為廣闊的場地,當時尚未開發的前站,因為人跡罕至,占地面積大,便是提供孩子盡情奔馳最佳選擇。
提到自製童玩,每一位孩子都是製作童玩的高手,就地取材,打陀螺,陀螺底部的釘子,需要拿到鐵軌上,挑選適合的車型壓製,受訪者林章富十分內行地說,火車地速度過快,用人力推的炭車才是最佳的選擇;酒瓶蓋,用蠟燭溶化後,將蠟滴進瓶蓋中,成為厚實有重量的彈射籌碼,若是被對手彈出特定範圍,就輸掉比賽;路邊廢棄的鐵線一凹就成為競賽項目,甚至垃圾桶裡的龍眼籽,也是收集的目標。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童玩,通常不需要金錢購買,從家裡便可翻出一堆,加上巧手加工,就是最好的玩意兒。
戲院
那個年代的瑞芳,僅有兩家戲院,一為樂民戲院,位置在逢甲路上,現今農會的二樓,另一家則為瑞龍戲院,在瑞芳車站前站街口,兩家主打的項目不同,樂民戲院以電影為主,而瑞龍是以布袋戲著稱。民國48.49年,火燒瑞龍戲院事件以前,孩子們時常跑到瑞龍戲院門口,但沒有錢可以買票入場,每個仁都有自己的小方法,只為看一眼經典的布袋戲,受訪者陳傳德回憶道,自己會在門口攔人,請求好心的叔叔阿姨們帶自己一同進場看戲,若找不到叔叔阿姨們,就等場內即將結束,顧門口的驗票員離開後,衝進去,享受剩餘一、二十分鐘的演出。而樂民戲院因位在二樓,受訪者林章富也會從隔壁的建築,攀爬到縫隙,鑽進戲院偷看電影。
在那個年代,電影院並不是一台機器,一個螢幕就能全自動播映,電影院裡有機師,負責放映,也有辯士,擔任外國電影,佔多數是日本電影,的翻譯員,還需要配合劇情的高潮迭起而有語氣上的情緒起伏,是十分困難的工作。
撞球間
除了戲院,撞球間盛行,是許多不良少年聚集的場所,青少年不得進入,警察會定期巡視,若在撞球間發現違規青年,會帶回警局,除了警棍伺候外,身分證也會被蓋章,以示警告。儘管如此,正值叛逆的年紀,仍會心嚮往之。
受訪者林章富從國小二年級開始,經常拜訪同學家裡開的撞球間,休息日在球床上睡覺,七早八早開始打一整天的撞球。初中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也是同儕口中的撞球高手,成天往撞球間跑,學校的訓導主任家裡是開當時瑞芳唯一的撞球間,被訓導主任撞見,導師用廣播喊到辦公室,是林章富的日常,但他也笑著說,就只是喜歡打撞球而已啦!
年輕時期的受訪者陳傳德也不例外,但老實的性格所致,只敢在撞球間外的欄杆遠望,他也因此被抓到警局割草一整天,既無奈又好笑。
人潮散去
約莫在民國50.60年左右,比起老街已存在許多住家以及歷史悠久的商鋪,前站原本的荒野草地,成為更加適合重新規劃整理的區塊,重整後原設立於老街的公路局總站、銀行等主要設施移轉到前站,許多商業行為逐漸前移,多數商店隨之轉移到人潮聚集處,民國70年代,礦業的結束加劇了人潮流失的速度。老街僅剩少數店家在原地堅守,曾經繁榮一時的經濟中心,成為街區耆老們既懷念又感嘆的記憶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