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西吉返鄉
- 作者:許光輝
- 時間:2023-11-01
- 地點:23.248855 119.618371
東、西吉兩座島嶼自清代先民墾殖移入即成為共伴共生的根繫島嶼,漁業相助,生計相持,甚至兩地通婚融居,成為海域生命共同體,然因地理條件及管理政策的差異,使兩島命運差距越來越大。
東吉嶼因漁商往來聚集,造成繁華一世的盛況,不但生活環境優渥,土地利用也密集,舉凡建築、宗教、人文、藝術都相當具有特色,也因此使得東吉人更有能力離島向外發展,人口也逐漸減少。而西吉卻因環境造成謀計討生不易,在民國六十七年遭到政策遷村的命運,全島居民在懵懂無奈的情況下,逐一遷離入居兩百多年的鄉土,村落行政劃分被併入東吉22~24鄰。
腳蹤足跡—西吉返鄉活動的點滴
歷經40年前遷村的磨難,西吉人因接觸東吉的機緣,掀起一股返鄉熱潮,自2017年起首次克服萬難返鄉探視,那一場感動落淚的旅程後,自此約定每年回鄉尋根,從自幼成長的原生地尋找可被存留的文化記憶。因為西吉的返鄉活動,引發媒體與文化團體的關注,期間許多西吉人回到原生土地所誘發的故事記憶、特殊技能和生活趣事一一浮現,這也就是我們迫不急待的期望加以蒐集整理,做為未來分享的資源與歷史片段的見證。然而返鄉的路途因受海潮限制,且物資缺乏,備品繁多,在沒有碼頭的島嶼,登島點只能循著海象狀況,選在遠離村莊的西南玄武岩岸或東南邊的亂石坡地下上岸。雖然這些天候的干擾、登島的險況及搬運的汗水都被返鄉的熱情克服了,但為了長久定期返鄉著想,因而計畫整理一條返鄉登陸便道,以利手推車運載行囊前進,解決大量物資搬運問題。
延續歲月—從個人記憶成為公共記憶
年代更迭—新政策轉化新西吉
40年後因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東、西吉兩島又被重新凸顯於觀光市場之中,西吉人的返鄉熱潮讓許多外人相繼追逐參與,同時也形成管理、安全及登島目的的種種問題。
西吉返鄉過程受到許多東吉鄉親在運輸接駁、物資補給及食宿供應方面的協助,鑒於現今兩島因政策的謬誤,在未有準備的情況,產生許多觀光熱潮下的環境、文化威脅,因此提出自辦自理的創生計畫,以東吉推動深度旅行的概念,希望將西吉返鄉的活動正規化,使活動更具文化性與安全性。
本計劃由東吉社區發展協會主導,偕同西吉環境保護協會攜手努力,從修闢復原計劃開始,利用返鄉人力共同協作整理環境與路逕,讓西吉登島能有一條平坦可以供手推車推進的路徑,再回頭探索回家的記憶道路,紀錄島上的故事與文化價值,進而發展出有效管理的導覽解說創生機會。
東吉社區過往的基礎
就計畫擬執行事項與社區居民的討論
本計畫目標分為兩個年度進行,目的在於為西吉嶼建立一個返鄉活動營隊。由於東西吉兩島嶼在歷史上就是覓不可分的共同生活圈,現今同樣面臨被劃為國家公園的環境衝突,在不斷湧入觀光客的文化破壞與環境壓力下,必須攜手共同管理自己家園所面臨的衝擊。東吉基地能提供優化的西吉返鄉所需,西吉返鄉能為東吉帶來深度旅遊的效益,因此產生互助共好的協力目標。
修平西吉回村的便道:
先經由實地踏查現勘,確切掌握平整路段,透過東吉社區古道修復的經驗,並結合培力組織力量,協助西吉鄉親共同移除路線石頭,填平土坑,並保留原始草粽生態,整理出一條推車可運行的路線,方便西吉鄉親返鄉登島後減少搬運物資的辛勞。
由於登島時間與與經費有限,經與參與人員討論後,考量人力所及範圍和登島點常態比例,選擇以東崁頭為經常登島點,整理到村落的路徑做為本計畫的重點施作範圍,貓尾滬登島點為浪況不好時的不得已選擇,由於路段常,地勢高低落差大,留作將來行有餘力再慢慢整理。
延伸計畫—紀錄分享挖掘記憶的道路
接續計畫—見證返鄉旅途的感動
回村路徑踏查
文化環境工作坊
返鄉便道整理修平
計畫效益與參與者回饋意見
量化效益:
整平登島入村的便道一條(1.5公尺x700公尺)
質化效益:
1.便道整平帶給返鄉入村的物資搬運更方便省力。
2.藉由工作坊體認低度開發的自然美。
3.藉由便道修整施作體認合作力量的強大。
4.藉由共同營造發現每位島民不同的記憶和故事。
5.藉由返鄉工作產生西吉後代對原鄉的認同。
未來改進方向:
A、計畫原由中想解決或改變但尚未改變的事情,未來擬如何加強以達目標:
由於西吉嶼沒有牢靠的碼頭,登島必須是海潮、浪況及風向選擇登島點,一般浪況好時多由東崁頭上岸(本項計畫的便道修整路線)。浪況不佳但可以登島時得由貓尾滬上岸,若由貓尾滬入村長達1500公尺,且須上坡、過溝、入草、避井,石頭磊磊,草粽成堆,實不易以短時間達成整平的目標,進能期待未來國家公園管理處有所規劃,建置步道。
B、計畫原由中居民建議但尚未落實事項,預計如何配套調整加以落實:
無
C、未來擬如何讓社區居民更主動的參與及增加參與的人次:
未來將推動深度旅遊活動,規劃文化走讀路線、設立到訪固定景點,並培訓原鄉人投入導覽解說工作,增加安全性、故事性及豐富性,使西吉返鄉活動成為公共活動,讓西吉鄉人記憶成為公共記憶。如此因經濟規模的形成,因任務賦予的承擔,必能增加更多參與的人次。
D、其他建議(例如如何擴大社區成果,讓更多人知道之社區)
擬規劃西吉返鄉分享體驗活動,藉由影片宣傳和東吉櫃台設置,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可參與度高且意義深遠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