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柳川吊腳樓的故事
- 作者:賴宜旻
- 時間:1960年
- 地點:臺中市中區
吊腳樓,又稱吊樓、半干欄式建築,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形態。依山傍河、就勢而建,多為二層以上木造結構,上層較通風、乾燥,作住居使用,下層則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臺,臺中市政府允許尚未安置的外省族群移民自建克難屋,柳川沿岸與綠川一帶遂成數百戶的聚落。眷村建成後,許多外省移民又將房屋轉賣給從鄉村來到都市的臺籍勞工家庭。隨著人口日多,居民持續以木架、竹竿往河面延伸,晴天時的水面倒影,遂成為許多攝影鏡頭最愛捕捉之景。
民國59年代,臺中市政府為了維護都市景觀,有計畫地拆除吊腳樓,並協助居民購買國宅遷居。剩下來的民生路廿六巷卅九戶吊腳樓,民國99年因鐵路高架工程拆除。
吊腳樓是我的家
李素珍的爸爸是嘉義人,在嘉義挖蓮藕的速度是第一名的,有力氣又捉得住訣竅,挖了蓮藕後坐火車到臺中綠川前販賣,生意好賺了錢,在臺中這欣欣向榮的城市開了眼界,吃吃買買,都沒有剩下錢回家。
李素珍的媽媽在家幫鄰居老人剪頭髮,生了兩個孩子後,覺得再這樣下去不行,在李素珍三歲大時,媽媽決定到臺中生活。一開始租房子在南京新村,後向「大溝」的五金攤租一個房間,住一陣子後,五金店房東要把房間討回去自住,李素珍一家再租屋到綠川東街木橋旁的「大溝」上,就是綠川「吊腳樓」,爸爸媽媽開始當流動攤販,向嘉義親友進蓮藕在綠川旁販賣。李素珍全家在民國61年「吊腳樓」要拆遷,搬進「建國市場」。
浣衣後要返家的少女
影像中是兩名到柳川浣衣後要返家的少女,背景則是當時柳川邊常見的吊腳屋,河川與居民的生活關係密切,許多居民都在溪邊洗衣、取水,甚至有人會收取費用替人洗衣。
柳川在清領時期舊稱大墩溪,日治時期臺中施行市區改正與水道整治計畫,當時在大墩溪兩畔移植柳樹,故在民國5年當地士紳及臺中廳長合議將此河川命名為柳川。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臺,當時臺中市移入的軍民人口就達到三萬,城市中原有的居住空間無法容納,克難屋於焉出現,在綠、柳二川邊,便出現許多吊腳樓。
到了民國59年,市政府為了維護都市景觀,開始拆除吊腳樓的工程,並輔導協助居民搬遷。
民國99年,最後39戶位於民生路26巷的吊腳樓拆除完畢,從此此照片中的景象便只存在影像紀錄中。
余如季和建國市場
此照片為建國市場與余如季,為余如季先生所拍攝。
余如季為長期擔任多家報社的特派記者,一開始是拍政府的勞動服務,愛花愛草的他,想恢復綠川的美,成為臺中最早的社區推動計畫者,運用自己的良好人際關係,推動「同心花園計畫」。
當時綠川兩岸都是「吊腳樓」,余如季開始推動綠川「同心花園計畫」,還紀錄綠川、柳川「吊腳樓」拆遷過程,綠川「吊腳樓」住戶及攤販遷移到「建國市場」,余如季還持續追蹤關心攤商生意狀況,與攤商互動。他隨身帶著相機,拍攝大量的臺中各地景外,最特別是拍攝「建國市場」的開幕照、「建國市場」熱鬧的中元節、921地震的「建國市場」,持續為「吊腳樓」拆除後追蹤一系列珍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