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平埔巴宰族群文化復振運動
- 作者:南投山水文化印記之埔里九二一地震與重生
- 時間:1999
- 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埔里是人類學、民族學的寶庫,小小的埔里山城有多達十幾個族群。其中被認為漢化已久的平埔族群,是在清朝郭百年事件後大量移入埔里,近年因一連串的文化尋根運動,越來越多的平埔族群在埔里復現。
1980年代,原住民族復振運動正興盛,政府日漸重視原住民的權益和聲音,隨著高山原住民族的陸續正名,許多平埔族群也開始進行尋根、正名、田野調查、歌謠保存、恢復祭儀等活動。在這一波波平埔復振的運動中,巴宰族是很重要的一環。
埔里的巴宰族主要住在愛蘭台地,921地震前,巴宰族幾乎不為人知,僅少數學術研究者及文史工作者關心;921地震後,巴宰族人以愛蘭教會為根據地,更加積極地進行文化復振活動,不但年年舉辦巴宰過年活動,更協力編寫族語教材,以保存瀕臨消失的巴宰母語。還在921地震後成立「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組織的建立對推動族群認同,凝聚族群意識有極大幫助。
愛蘭長老教會扮演巴宰族的文化搖籃
1865年,西方人以醫療開啟了台灣近代宣教史,在中部以巴宰最具代表性,不但影響了埔里其他平埔聚落,也將信仰拓殖到邵族地區,並與鄰近的原住民部落成為姊妹教會。巴宰族人原本祭拜祖靈,在台中原鄉接觸漢文化後,又改信民間信仰,1871年烏牛欄社(愛蘭舊稱)潘開山武干(Kaisan.Buhkan)因打獵受傷輾轉從神岡大社送往台南長老教會醫院,經馬雅各牧師治癒而信奉基督。同年大社與愛蘭建立教會。他的家族則奉獻了大片土地建立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即埔里基督教醫院前身。福音傳入愛蘭後,教會就成為聚落的核心,凡事都會透過教會通報大家。有喜事就會敲鐘;有喪事就會敲鼓,大家一聽到就知道有事情發生,全台地的族人都會放下手邊工作趕到教會去。
宣教師也將教育資源帶入巴宰。學會羅馬拼音,讓族人不分男女都可以在教會學習閱讀聖經和唱聖詩,也能在生活中運用。1904年日人在埔里設置2所公學校,「烏牛欄分教場所」就是其中一所。此外,族人相當重視的「番社精神」,正好與聖經的教導相同,「與喜樂的人同喜樂;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羅馬書12:15),應是基督教順利在巴宰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釘根本土」一直是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最大特色,教會扮演文化傳承的推手,並成為推動各項事務的據點,自1999年開始,每年11月間恢復舉辦傳統過年,並於2003年成立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巴宰族藉由教會的凝聚力,保存了文化;透過羅馬拼音,留下了文字紀錄與歌謠。愛蘭台地彷彿是上帝賜與的迦南美地,巴宰文化的種子再度深耕。
巴宰族文獻與田調
巴宰族(Pazeh)是台灣平埔族群之一,範圍從北至台中大安溪北岸,南至大甲溪南岸,包括今天的苗栗縣三義、卓蘭、台中豐原、石岡、大雅、北屯都屬於其傳統領域。巴宰族,主要指的是住在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聚落(內社Ta ba)、台中市神岡區大社村岸裡社區(岸裡大社)與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烏牛欄社Auran),而搬到埔里的烏牛欄社,歷經近兩百年的發展,保留了「巴宰文化搖籃」。
埔里盆地在平埔族尚未移入之前,只有「埔番」跟「眉番」,「郭百年事件」之後埔番勢力大衰,人數大減。因此就在北有眉番,南有漢人的威脅之下,便經由水社番的介紹,邀請中部平埔族人一起防禦漢人以及眉番人。因此就在道光三年的大遷移中,便有中部平埔族五族十四社參加,供同簽訂「公議同立合約字」的文件已互相約束[5]。因此這就是中部平埔族遷往埔里之始。
在此次的大遷移中,巴宰族則分別建立了大馬璘(今埔里愛蘭里)、烏牛欄(愛蘭里)、阿里史(鐵山里),就在平埔族取得埔里盆地主人地位之後,漢人又開始慢慢移入,大埔城建立後,在光緒元年(1875年)因為理番工作的積極運作,清政府解除了漢人移入埔里的禁令,至此之後,漢人大量湧入埔里,平埔族人在埔里的優勢再也不存在了,漸漸的漢文化成為埔里盆地新的優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