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聽物件說新北礦工故事—礦工帽和十字鎬,有時還有口罩
- 作者: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時間:1950-1980年代
- 地點:25.080643 121.824195
民國50至70年代位於東北角瑞芳區猴硐的煤礦,是全臺最大、品質最佳的礦場。極盛時期,煤炭產量達全臺灣的一半,礦工人數高達1500多人,因礦業發展聚集而成的生活聚落更近萬人。但隨著1990年礦業停產,如今猴硐人口不到千人,當時留存的礦工記憶如同礦坑裡的煤,等待挖掘。
留存至今,礦工們當時所使用的物件,上面每一道細微刻痕都記錄了歷史,從帆布礦工帽到PVC頭盔,使盡全力揮動的十字鎬到一秒鑽四下氣動鎬煤機,難以呼吸的「牛嘴籠」到能夠雙向空氣流通口罩,礦工日常物件的逐漸進化,見證了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時代軌跡
頭殼的安全「傳遍遍」—帆布帽到PVC頭盔
早期的礦工帽是帆布材質,防護效果不大,礦工在坑內容易被落石砸傷。到了民國40~50年代,皮製礦工帽出現(如右圖),廣為在各個礦場間流行,瑞芳街上礦工物品店很容易就可以買到。除了下礦坑工作時配戴,平時在坑外,也常被礦工當作便帽使用,當時的瑞芳不時看到礦工頭頂工作帽在街上行走,一眼就能辨認出他們的礦工身分。
除了皮製礦工帽外,同一時期更能耐受衝擊且輕便的鋁製礦工帽也相當受礦工們歡迎,但由於礦工帽屬於私人用品,並非由礦場統一配發,必須由個人購買與保管帽,礦場也無強制規範礦工必須佩戴鋁帽,因此初期仍有許多礦工習慣戴布製與皮製礦工帽。礦工實際配戴後發現鋁帽安全性仍有待強化,主要是常因落磐造成帽體凹陷,對頭部安全保護仍不足。
民國50年代之後,隨著石化工業與科技的發展,以及政府越來越重視礦工的職業安全,輕質又堅硬的PVC(聚氯乙烯)礦工帽大量生產,開始規定所有人員進礦場必須配戴此款安全帽。此款PVC製的帽子雖然仍有一定重量,但相當耐衝擊與敲打,甚至使用十八磅的鐵鎚用力敲也敲不破。
礦坑裡的「分類帽」—黃藍白你是什麼顏色
民國59年,經濟部礦務局成立後,為了區分礦場工人種類,開始以礦工帽的黃、藍、白顏色來進行區分。黃藍白礦工帽子材質都相同,顏色的區別是利於礦場人力管理與安全控管,避免非該專業技術之工人誤闖危險禁地。黃色礦工帽:為一般礦工所配戴,工作種類有採煤工、仕操工等。採煤工主要在煤巷中挖煤,仕操工則是挖掘隧道,包含「掘進工」與坑內支撐的「改修工」兩類。藍色礦工帽:為專業技術人員,又可細分為機電工、工車工、壓車工、乘車工、道中夫等,屬於礦場中非挖礦的專業技術人員。白色礦工帽:屬於礦場管理與職員階層所配戴,舉凡礦工或監工以上,甚至礦場經營者等,皆配戴此白色礦工帽;此外負責礦場安全的幹部、礦務局安全人員與政府單位的官員若至礦場巡視,也都是配戴白色礦工帽。因此若有配戴白色礦工帽的幹部或官員進入礦坑巡視,礦工們便會立即相互提醒說道:「白帽仔ㄟ來啊」,意指有長官來了,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要逾矩。但若一般礦工買白色帽子來戴,則會遭閒言閒語。如此以礦工帽顏色作為礦場階級象徵與符號的意念十分強烈。
身為採煤工的榮耀—雙頭十字鎬
從日治時期開始,一般礦工皆使用雙頭十字鎬(雙頭掘仔)進行採煤,雙頭十字鎬全國統一規格,皆為木柄裝在鎬(掘仔)中間,可於一般打鐵店、礦工用具店買到。根據礦工經驗去打鐵店所買的鎬,因含鋼成分較多品質較好。鎬的使用視個人使用習慣及體力決定鎬的重量,鎬分別有兩斤半至三斤半(台斤),若體力較好可選用較重的三斤半,鎬屬於礦場中耗損率較高的工具,礦工會將鎬帶回家用火進行鍛鍊與磨尖,但如果持續使用與耗損,太輕的鎬則會不經受力,低於兩斤的鎬便會淘汰。淘汰的鎬,會被礦工拿去當廢鐵換麥芽糖。
一秒四下—氣動鎬煤機時代來臨
礦坑內挖掘工作不能使用電動工具,產生火花與發熱會使得礦坑容易發生爆炸危險,氣動鎬煤機為壓縮空氣進行氣動,壓縮空氣使用過程中,會導致溫度越來越低,鎬煤機用至最後甚至會發生結霜,為礦坑內非常安全且重要的工具。氣動鎬煤機一秒能夠鑽四下,一整天使用下來大約可以完成二至三人手動採煤的工作量。在礦坑中,礦工會手戴手套舉鎬煤機從採煤面的脆弱處進行開挖,待脆弱處的結構被破壞,煤層力量釋放完會較好挖掘。識別煤面脆弱處的方法為尋找煤面較軟的地方,將其挖鬆後,較硬的煤面也會隨之變得鬆軟而可以省力快速採煤。
礦工口罩的進化論
面對礦坑內高溫溼熱且滿布粉塵的環境,早期的礦工們僅僅是用毛巾摀住口鼻,直到民國60年代左右才推出專門為礦工們設計的防塵口罩。第一代礦工防塵口罩因其獨特的外型被礦工們稱為「牛嘴籠」(如右圖),內部填充物為棉布和海綿所做,容易造成塵粉卡住難以呼吸,礦工通常會用自己帶去的水將口罩上的石灰清洗掉後,將口罩擰乾再繼續使用一至二十分鐘。單價約十幾元在一般礦工用品店都可以買到,但因為礦工防塵口罩為個人用品,非公司所補助與配給,同時因為口罩並不好呼吸,許多礦工捨不得花錢購買防塵口罩,既使購買也常因為不好用而不去使用。
「戴著現在死不戴明天死」
第二代礦工防塵口罩設計排氣較為不良,常常因為太過悶熱,而必須在使用的空檔拿下來喘氣,工作上十分不方便,對於這種防塵口罩,礦工們常說這是:「戴著現在死,不戴明天才死」。第三代礦工防塵口罩有良好的排氣設計,雙向空氣流通效果良好,連續使用兩個小時也不會過於悶熱,並且可拆後洗過後重複使用。但因為價格較高,且等到第三代推出時,礦業因為時代的因素和安全顧慮在台灣逐漸消聲匿跡,因此使用率較低,也還沒有來得及普及。許多礦工回憶隨著年紀的增加,矽肺病的出現,才深知防塵口罩的重要性,紛紛表示若能夠回到過去,不管多悶熱都會帶著口罩才敢下礦坑去
我們想說的是...
留存至今的礦業物件雖然不會說話,但每一道細微的刻痕都記錄了在臺灣經濟逐漸起飛的時代,那深不見底且高溫悶熱的礦坑中,辛勤工作的礦工們的血淚與榮耀。從帆布礦工帽到PVC頭盔,需要使盡全力揮動的十字鎬到一秒鑽四下氣動鎬煤機,難以呼吸的「牛嘴籠」到能夠雙向空氣流通口罩,若仔細傾聽他們的故事,礦工日常物件的逐漸進化,也見證了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時代軌跡。
故事圖片集
-
第一代皮製礦工帽
-
第三代鋁製礦工帽
-
第四代PVC礦工帽
-
黃色與藍色礦工帽
-
白色礦工帽
-
猴硐五十年代礦工安全帽
-
雙頭十字鎬
-
復興煤礦坐姿採煤樣
-
復興坑側躺十字鎬挖煤
-
李登輝視察用鎬煤機
-
氣動鎬煤機-1
-
復興坑坐蹲姿採煤
-
復興礦的磐打作業
-
省主席李登輝視察復興礦照
-
第一代礦工防塵口罩
-
第二代礦工防塵口罩
-
第三代礦工防塵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