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悠遊水墨50年─戴武光
- 作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時間:2020/10/12
- 地點:桃園市八德區
悠遊水墨50年,戴武光以悠遊態度,隨心所欲創作,堅持對大自然的感動、筆墨的高度運用、構圖張力的追求,從工筆寫實到大筆寫意,從具象到抽象,從傳統到現代,引西潤中,成就其水墨大師的地位。
引西潤中─水墨大師戴武光
戴武光(1943-2020),新竹橫山人,號「養拙廬主人」,臺灣現代水墨花鳥名家。受其初中美術老師傅熼生(1899-1967)啟蒙,考進臺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科,向蔣雲仲(1922-2016)學習寫意花鳥,私塾工筆畫家喻仲林(1925-1985)數年,爾後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受教於黃君璧(1898-1991)、林玉山(1907-2004)、陳慧坤(1906-2011)、張德文(1919-)、王秀雄(1931-)、吳詠香(1913-1970)等畫壇前輩。戴武光兼擅工筆與寫意,靈感多來自生活與旅遊中所見風景,信手捻來,從樸實的主題中構出新意。其於桃園楊梅高中教書十八年,成為藝術播種者,培育無數桃園藝術術界人才;1995年更成立桃園美術教育學會,致力於桃園藝術的推廣。
山海滋養,藝術啟蒙
戴武光10 歲那年,舉家搬遷到桃園觀音,自此,戴武光長住於桃園,桃園的風土景物寫下童年記憶的另一個篇章,山與海的滋潤成為戴武光一生的涵養。兒時每天步行上學都得翻過山頭,漫漫長路卻成為遊玩的基地,山路上的野花野草成為玩具,他會將野牡丹摘下,將花瓣放在手心用力一拍,發出的「波」聲響。種種山區的生活點滴,在成長過程中,埋下了種子,日後創作時的一筆一畫,都爬梳了濃郁的情感。
秋郊
兒時的戴武光家中務農,記得耕田時,雙腳跪在田中除草,秧苗的葉子掃過大腿,當太陽照射水田時,水是熱的,反射到身上,讓他深深體會農作的辛苦,也使日後在描繪大自然萬物時,一筆一畫皆充滿生命力。如戴武光於1991年所作的《秋郊》,畫水岸芒草與野鴨活動之郊區秋景。此作採以大膽的對角線構圖,近景處用枯、潤交錯之筆墨與適當留白畫成叢芒葉與芒尾,大片芒草隨風搖擺,佈滿畫中對角線所切出的右下方三角形;在芒草掩映的後方,鴨群三兩成群於岸邊、水面上的活動,氣氛悠閒,黑白分明的羽色則成為畫中的視覺焦點。河流則位於視線最遠處,位置接近畫幅上緣,並以濕筆刷染,摻入花青,河水區域留白。作者以大片芒草帶出秋意,鴨群活動增點活潑生機。
荷花,充分表現筆勢上的運用
花卉題材中,戴武光對於荷花最有好感,在新竹師院教書時,也指導學生畫荷花,因為荷花具有點線面的元素,可以來構思畫面。「只要大筆一刷、線條一拉,空間感就出來了」。如作品《初放》表現黑夜的荷田,透過墨色的濃淡,表現夜晚水面的波光,交錯於荷田中,大塊的黑、綠鋪陳出夜的氛圍。
荷塘小憩
戴武光筆下的荷花的表現形式多元。 茂盛、衰敗、再生,也隱喻人一生的更迭。每畫完一張荷花,想再畫下一張荷花時,戴武光思考的是:「前面自己的表現方式 ? 古人、今人的表現方式?」然後予以推翻,再思索新的表現手法。以1992年所繪的作品《荷塘小憩》為例,畫荷塘花葉與水岸群鴨,成片的荷葉高低錯落,有青有枯,向背偃仰,姿態萬千,荷花掩映其中,一派天然。作者款識:「菡萏生香墨池中,半池花景若浮空,花開時節群鴨聚,愛它深紅與淺紅。壬申之秋,武光寫生於養拙廬小窗下。」此畫採特寫角度,巨大的荷葉高至畫幅上緣,凸顯觀看時的逼近感。他將挺立出水的繁密荷葉置於近景右側,左側岸上有鴨群活動,有的三五成群地覓食,有的兀自在溪邊啜飲,有些則雙雙對對在水中嬉戲,由於作者生長於農村,趕鴨歸家是兒時熟悉的經驗,故對鴨子的動態掌握十分生動自然;畫中結構嚴謹卻不失靈活感,在構圖上形成緊與鬆的視覺對比。此作畫幅長度達367公分,加上畫中水平延伸的坡岸和遠處的水平線,帶來寬闊的空間感。
秋塘鴨聲遠
此外《秋塘鴨聲遠》一作則是描繪秋日滿塘枯荷的蕭疏之景。國立歷史博物館後方有一方水域寬廣的臺北植物園荷花池,滿池荷花成為臺北市著名的賞荷景點,戴武光此作靈感正是來自該荷花池,並於隔年在畫上「造境」而成。款識:「秋塘鴨聲遠。乙酉(2005)之秋於歷史博物館見此景,丙戌之春造境於養拙廬閑窗下。武光。」。此畫採用綿長的水平構圖,在近觀的角度下由近而遠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平均分布於前景的為飄搖零落之枯荷,中景則露出較多水面,白鴨三兩成群,悠遊其中。後方的枯荷較為密集,靠右側分布,左側三分之一露出水面,形成虛實對比,使此畫能夠密而不悶。戴武光此作運用水彩的疊色技法,以明亮的淺綠與土黃色暈染荷葉,使枯葉反映出美麗秋光;然勾勒花葉和葉莖的筆墨線條才是真正精采之處,其多用乾枯之飛白筆觸,凸顯秋塘荒疏枯敗之感,錯落有致的葉莖姿態萬千,充滿韻律感。
我畫我法的山水畫
畫家曾自述:「畫畫最怕重複,所以說創作時自己是主人,也是敵人。舊有的形式是敵人,要打倒他。」
原本不醉心山水畫,直到中國開放去旅遊後,行過張家界、九寨溝、黃山、雁蕩山、長江三峽、千島湖、桂林、貴州等,看到中國的山川壯闊,甚至見識到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國的尼加拉瓜瀑布……,一股想畫大山大水的衝動油然而生,「藝術創作,起源於生活,要看過才畫…」,於是畫家回過頭來,開始透過「我畫我法」的理念,將世界風景帶給自己的刺激,透過個人筆調的轉譯,畫出自我感受。「線條,在起承轉折的運動中,得以看出創作的內涵、學養、 個性、思想與情感」。在運行中,快、慢、舒、放,一如音樂的律動,在畫大寫意時,戴武光用最簡單線,呈現對象的生命與精神,「中國的水墨畫,不是建立在形似,而是建立在靈動的筆致上。」
蒼白古城悠悠歲月
如《蒼白古城悠悠歲月》一作,以交河古城(位於今「中國新疆省吐魯番市高昌區」)夜景入畫,空中一彎明月,月光照映在經過風化的生土建築上,使古城顯得荒涼而蒼白,予人歷盡滄桑之感。款識:「蒼白古城,悠悠歲月。甲申之秋,遊高昌交河有感,武光於養拙廬。」。交河留有唐代高昌古國的故城遺址,亦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建築皆用生土夯成,極具特色,為中國現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遺跡。此畫構圖屬於戴武光後期風格,將畫面橫切成成上下兩部分,下方建築群約佔畫幅五分之四,給人撲面而來的震撼感。
畫作中彩與墨相互映襯,焦墨和金色的粗筆線條交替描繪出生土建築上垂直與水平的結構,用濃厚的白色表現月光反射的效果,凸顯建築的幾何輪廓,堆疊出夜色中熠熠生輝的古城印象。粗獷而濃厚的線條筆觸帶來油畫般的質感,景物近逼畫頂的構圖和滿幅焦墨又有近代畫家李可染(1907-1989)的影子,是戴武光於水墨畫的又一改造。其曾強調寫生所帶來的強烈情感衝擊是創作的必備元素,其遠踏高昌交河古城,親眼目睹古建築群矗立眼前的震撼,於此畫表露無遺。
藝術是嘗試的結果,帶三分生
戴武光以一句話歸納其藝術人生:「那像在學畫?從來沒有認真過,衷心喜歡而已,50 年來,以半調子的方式,真誠地,在傳統與現代中表現我的感動」,所謂半調子,跟誰也沒有學得很透澈,這邊學一點,那邊抓一點,以轉益多師的半調子方式畫自己的感動,這種發自內心的感動,不僅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