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記憶洪流:家族備忘錄
- 作者:蔡蕙伃
- 時間:2020/10/25
- 地點:嘉義縣布袋鎮
記錄自家人口中,再加以編輯而成。
先人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落地生根,
而當時社會醫療沒現今發達,鄉里間有問題,祖父便為他人提供治療。
以及記錄以前的親身經歷,
到現在仍是離奇,有的則影響了一生,甚是啟發自我。
家族遷移
家中並沒有族譜可傳承,僅是以口相傳,先前聽家中長輩所說。先人因戰亂、瘟疫、饑荒,從大陸的太原慢慢遷移至福建一帶,最終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遠走他鄉,啟航至未知的遠方,便是現今我們所在的位置,台灣。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先人為安定人心,於是從家鄉帶尊神佛,即是我所知的祖師爺。平安地渡過海象萬惡的黑水溝,順著海流向南,便是現今台南的南鯤鯓,附近的漁村蚵寮落腳生根,當時曾祖父因兄弟眾多難以生存,只能再次遷移,轉至布袋的小漁村郭岑寮,以長工的身分與當地的千金結下良緣,兩人甚是育有多子,從此開枝散葉。
我的祖父
早期社會在醫療方面,科技並不像現在發達普及,多數依賴自身經驗。再說人的生活總離不開宗教,舉凡生老病死,皆無一倖免。而我那未曾謀面的祖父身懷令人敬畏的技能,身為漁村裡唯一的法師,每當鄰里間有疑難雜症,無非是請託祖父畫張符咒,藉此消災解厄,將之歸類於另類的靈療行為,在當時純屬為他人的無償服務。而先民來台的初期,當時尚未有明確的法律規範,彼此間土地之爭一事,早已司空見慣。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祖父難免也種下土地之爭的惡果,在一日以寡敵眾的紛爭中,身負重傷的祖父,數日後因此英年早逝,當然這項具有神祕的技能,未能傳承給下一代,僅埋沒於時空的洪流中。
白虎的出現
白虎在漢族傳說有神將等稱呼,而在生命歷程中白虎的出現,卻是我快樂童年的消失。說起我妹妹,她自小聰明伶俐,我倆總像個小小探險家,不時在小漁村中南征北伐,日子也挺是悠哉,但好景不常。在妹妹6歲那年,醫藥不發達下,竟將白喉誤診為破傷風,小小年紀便揮別人世。事後聽聞鄰居大嬸回憶起段小插曲,有日見妹妹獨自在庭院的樓梯間,快樂地跳上跳下,卻意外聽到鄰家小哥哥口中喃喃自語,僅是說著:「阿葉!阿葉!妳快跳吧,等以後就沒得跳了。」之後透過神明問事,得知這是以小男孩作為媒介,白虎所發出的警示,可惜說者有心,聽者無意,終究錯失了搶救的良機。
十歲的轉機
回首來時路,人生盡是曲折離奇,生在重男輕女的閩南家庭,自小爹不疼,娘不愛,又有著學習障礙,小學成績都維持在個位數。十歲的那年好似老天為我開另一扇窗,在沒發燒也沒生病的情況下,竟是昏睡了一天兩夜,清醒過後,整個人好似被人開了智慧,沒有苦讀的歷程,從天而降似的,成績一路直追,躍上第一名。這事說是奇蹟,不如用神蹟說明甚是貼切些,同時一併啟發我的感應能力。淺意識中曾無意間感應到,父親在漁塭工作不慎受傷流血,也曾預知電風扇在未開啟下,卻自行轉動的現象,日復一日,類似的事件反覆上演。而這份似有若無的第六感,預知的能力,亦是加深日後內心不安與焦慮,長年伴隨著我,在這片佈滿世俗常規的汪洋大海,沈沈浮浮。直至我50歲那年,一踏上位居福建廈門的南普陀寺,剛從山門進入時,腦海中竟是傳來一聲:「吾來了。」再者寺廟的志工又特准我於禁拍區拍照,還熱情地招呼。根據經驗法則,其中必有文章,透過神明問事,得知前世自己曾在南普陀寺修行。
尋得自我啟發
親身體驗過修行者所謂的靈肉分離後,反觀自己偶發的感應力,遂不再如以往無助與迷惑。原來每個人皆有著過去世、現在世與未來世,人的身體與思想是透過大腦所掌控,受限於現在世,而人的靈體是累世且永不滅的,它受限於規範又需隱藏不露,在必要時刻,則化為自己的守護靈。了解這樣的定律,心中頓時更為踏實,懷著慚愧的心重新認識佛教,在眾多的經義間,對心經甚是中意,以唯美又簡短的文字,釋放出強而有力的正能量,使我重新審視人、事、物三者最初的本質。另外,禪宗的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亦是教會我淡定的人生觀。這些在生命經歷中慢慢教會我們的事,因先人們歷代的努力,使我們能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這得來不易的幸福,可得好好守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