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說1920年代的文化協會與《臺灣青年》
- 作者:國立臺灣文學館
- 時間:1920
- 地點:臺北市大同區
1920年代的臺灣,是什麼樣子呢?當時的臺灣是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一座島島,小小的島上,因為受到日本殖民的歧視與壓榨,從中,興起了熱烈的民族情緒,也引發了相應而來的各種活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文化協會、臺灣青年等,讓我們一同回頭看看,當時的臺灣島上,臺灣人們演繹出什麼樣的臺灣風景。
前言
1920年代的臺灣,是大日本帝國殖民統治下的一座島,當時島上正值民族運動興起的時期,基於大日本帝國的歧視與壓制,從中激發起熱烈的民族情感。臺灣民族運動,據葉榮鐘言,「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青年》雜誌是臺灣非武裝運動的三大主力。」(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臺中:晨星出版,2000.08),頁327。)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是政治性的,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青年》雜誌則是兼有文化啟蒙與政治性質的重要角色。讓我們一同去認識,1920年代的臺灣島上,是如何走出這一段,熱烈、勃發的臺灣文化啟蒙之路。
誰來啟蒙——臺灣文化協會
早在1920年,一群醫專學生,以啟發臺灣文化為目的組成一個團體的念頭就開始萌芽,包括石錫勳、甘文芳、張梗、林麗明、丁瑞魚、吳海水等醫專生們,因為校內日本學生的優越與臺日學生的不公平待遇,導致這些臺籍醫專生不滿,進而啟發了他們成立文化運動組織的想法,後來更與蔣渭水、林獻堂、蔡培火等人搭上線。
1921年7月開始,蔣渭水、林獻堂為臺灣文化協會的組織、章程到處奔走,同年10月17日,於大稻埕靜修女學校正式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舉辦創立總會,推舉議長、協理等幹部,並通過協會章程草案。
臺灣文化協會創立後,舉辦各式活動,像是發行會報、各式主題講演、夏季學校、演劇等,旨在推動臺灣文化啟蒙,同時據日本警察的紀錄,認為文協是在煽動民眾的反日意識,也因此備受監視,時常因為集會內容被警察命令解散與禁止。
越是被禁止的東西,就越是吸引人。文化協會的多樣活動,襲捲整個臺灣,產生相當遠大的影響,成功喚起了臺灣的民族意識,得到海內外學生青年的響應,思想上,也達到啟蒙的效果,像是醫藥衛生問題、民間信仰迷信現象等,當然無法完全根除,但也起到破除迷思的效果,而後,更成為激發臺灣農工運動與鬥爭團體、左翼運動團體等興起的契機。
當時文協重要分子有宜蘭蔣渭水、石煥長,臺北連溫卿,臺中林獻堂、鄭松筠,彰化王敏川、石錫勳,臺南蔡培火、陳逢源,跨越北中南,在島上遍地開花。舉例來說,臺灣各地都有相當興盛的文化講演會,嘉義就時常舉行文化講演活動,主持人與演講人皆為文協嘉義支部的核心人物,有王甘棠、吳春霖、吳文龍等人。
文化協會講演活動
據稱,民眾對東京歸來的留學生特別有好感,可能是因為個個都是年輕英俊的白面書生,穿著大學制服,外表使人有清新感覺。其實他們的話語並不流暢,臺灣話還帶著濃厚的日語調,雖刺耳卻予人新鮮的感覺。(李昭容:《文化的先行者:嘉義文協青年的運動與實踐》(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20.08),頁29-30。)
這些文化講演的另一個目的,在於對抗日本警察權威體制,當時警察被賦予極高的權力,記得賴和〈一桿「秤仔」〉中,將秦得參逼上絕路的警察角色嗎?當時警察地位極高,對百姓而言是威權恐懼的存在。然而,這些引人關注的演講者們,即使因為講演內容被警察監視、取締、禁止,依然不改其志,甚至展開了講演戰,就是被解散就隔天再來,這對長期受警察壓迫的百姓而言,起到相當大的鼓舞作用。
民國十四年的冬天,北警察署對講座的取締太酷,使主持人蔣渭水大光其火。故意使王敏川每晚在講壇上坐著講《論語》,一連講了一個多月,一般聽眾心裡明白,知道這是和警察鬥法,所以他們雖在淒風冷雨的寒夜裡,也會準時捧場無誤。(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頁349。)
文協舉辦的文化講演會,在1923-1926年間,高達三百多次,已然形成風氣流行於各地,一方面促進了文化與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則在島上種下了民族自決的意識。
我有話要說——《臺灣青年》雜誌
1920年,一群留學東京的窮學生提議以創辦雜誌,用來做為臺灣民族運動的機構,由同樣艱難、事業不順的蔡惠如所提供的微薄資金開始,靠著林獻堂、辜顯榮等人的樂捐,7月16日得以發行《臺灣青年》創刊號。
《臺灣青年》創刊之時,正值國際上民族自決思潮興起,當時日本平和協會因為朝鮮獨立運動的影響,提倡調整對殖民地的態度,且因為發行人與平和協會幹事有點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所以日方對《臺灣青年》還是相對愛護的。然而,《臺灣青年》明顯是這些海外留學生發起的宣傳戰,內容上因為提倡臺灣議會設置運動,或是批判日本對臺政策,也時常遭查禁。其社告即言:「竊願作島民言諭之先聲焉」,可見這些海外留學生,對於臺灣所抱持的強烈民族情感,亦因此期許促進臺灣文化與社會的進步。
內容上和漢文各半,和文部向開明的日本學者和政治家邀稿,主題多樣豐富,極具時事批判性,漢文部則有蔡培火、林呈祿、羅萬俥等人主導,文章內容往往對於臺灣文化、社會、政治等方面進行評論,以求臺灣文化社會的整體發展與進步。
林呈祿
例如林呈祿關於臺灣自治與六三法的文章,就明確指出臺灣自治與法源的相關問題。
林獻堂
林獻堂亦有關於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文章刊登。
其他主題
其他主題文章,以前文提到的王敏川為例,有涉及女子教育、臺灣教育問題等。
王敏川
王敏川文章。
雜誌審查
1922年4月,為了讓雜誌長遠經營,也為了擴大雜誌的影響層面,募款成立股份公司,《臺灣青年》更名為《臺灣》。在這個時期(《臺灣青年》與《臺灣》),還是以海外留學生或僑胞為主要受眾,畢竟在海外發行,輸入臺灣需要經過嚴格審查,往往留下被審查過的痕跡,或者直接被查禁。
《臺灣青年》、《臺灣》與《臺灣民報》
《臺灣青年》與《臺灣》,因內容偏向理論性,時事報導相對有限,且發行地點在海外,對臺灣人民的影響並不太大。1923年4月開始,將漢文部獨立為《臺灣民報》,《臺灣》於1924年5月10日發行5年2號後停刊,而後專營《臺灣民報》,也要到這個時候,才真正發揮對臺灣民眾啟蒙的作用。
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
明治大學教授泉哲在《臺灣青年》第1卷第1號〈臺灣島民に告ぐ〉一文中,提出日本政府對臺灣進行了資源的掠奪,但臺灣人應自覺為自己的文化負起責任。蔡培火則延續了泉哲的概念,在《臺灣青年》第1卷第4號〈我島と我等〉一文,更完整的提出了提出屬於臺灣人的臺灣這個概念。
不論是島上的臺灣文化協會,或是海外的《臺灣青年》雜誌,都在1920年代的臺灣,掀起了民族認同的浪潮,文化的責任不可推卸,臺灣人的意識亦無法抹滅,處在殖民母國的剝削與高壓之下,當時的人們在一片荒蕪中,肩負起身為臺灣人的重擔,走出了屬於臺灣人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