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 檢索條件:
-
跟我一起探訪 太武山十二奇景
- 作者:鄭景仁
- 時間:2020/10/01
- 地點:24.462574 118.418431
《八閩通志》、《滄海紀遺》、《萬曆重修泉州府志》、《閩書》等古籍中,對金門太武山十二奇景都有紀載。明代金門文風、科甲之盛,使得當時閩省的文人雅士,必來島上一遊,來島上則必上太武山,觀賞體會此山之靈,並對這十二奇景多所吟詠,使太武山十二奇景名噪一時。趁著秋高氣爽,和我一起探訪太武山十二奇景吧!
何謂太武山十二奇
《八閩通志》、《滄海紀遺》、《萬曆重修泉州府志》、《閩書》等古籍中,對金門太武山十二奇景都有紀載。明代金門文風、科甲之盛,使得當時閩省的文人雅士,必來島上一遊,來島上則必上太武山,觀賞體會此山之靈,並對這十二奇景多所吟詠,使太武山十二奇景名噪一時。
十二奇又分為泉奇:蘸月池、蟹眼泉;石奇:眠雲石、跨鰲石;靈奇:倒影塔、玉几案;幽奇:古石室、石門關,這八奇各書收錄都一樣,至於其他四奇,千丈壁、一覽亭、偃蓋松也都一致,而太武巖、風動石和步雲梯則有所出入,各書收錄不一。
經過三百年時空轉變,尤其是近半個世紀來,經過軍事管制和綠化之後,太武山之盛名不減,而十二奇卻大有今非昔比之感,十二奇奇在哪裡?讓我們循著時空的軌跡,從古書堆裡揭開昔日「金門太武山十二奇景」的面紗。
千丈壁
剛下過一陣雨,我們一起上太武山,從山下登步雲梯上山,左邊是千丈壁
石門關
過了千丈壁就進入石門關,這裡以幽奇取勝,出了石門關是一處山口,風很大,左側的巨石被風吹得嗡嗡作響
風動石
原來這就是風動石,摸摸看,巨石真的會抖動唉,一路爬坡到這裡好累啊,休息一下!
眠雲石
休息一會,轉頭回望,原來另一邊就是眠雲石(石奇),從海上飄來的雲都積在這裡,跟我一樣在這休息,可以體會為甚麼這裡古人要稱作眠雲石了。
蟹眼泉
從這最高處往下方走去,穿過一門樹叢,一會兒看到一塊大石頭上寫著兩個好大的字,細一看,原來是「蟹眼」,上面長了苔蘚,大石頭下還會冒泡,白色的泡沫,還汩汩作響,仔細看看這石頭,確實有點像螃蟹殼一樣,可是為什麼叫解蟹眼而不叫蟹殼呢?原來冒泡的地方正是螃蟹的眼睛和嘴上吐泡沬的地方,冒出來的水都是水泡,叫它蟹眼泉(泉奇)真是太傳神了。
古石室
由蟹眼泉往上走,就進入古石室,裡面既安靜又清幽,難怪被列入(幽奇),在這裡坐會兒,體會一下古人清幽的意境。
一覽亭
從另一個洞口出去,抬眼一望就看到前面高大石頭上有一座亭子,走上這亭子,可以看到整個金門島,不但可以看到金門北面的後江灣和南面的料羅灣,連對岸的大陸,在這裡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對對對,忘了告訴你,這裡叫做一覽亭,真可謂一覽眾山小啊!
萬頃田
身在山頭往下看,一大片農田上,此時正長著綠色的作物,旁邊還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萬頃田觀景處」,果然金門的農田景觀萬頃田就在山腳下,一覽無遺。
倒影塔
這時候我們腳下踩著一個影子,是古石室那塊大石頭頂山那座塔的影子,據說早期海水可以到太武山腳下,山上這座塔的影子可以倒在海面上,所以叫做倒影塔(靈奇)。
蘸月池
沿著登山路走了一段下坡道,經過「毋忘在莒」勒石前,不多久就進入「海山第一」石拱門,再往前走就是海印寺,寺前有一個長方形的池子,池裡有水映著人我的影子,不用說這應該就是蘸月池(泉奇)吧?沒錯,池裡的水長年「雨不溢、暵不涸」,實在奇怪。
偃蓋松
海印寺旁邊長滿了松樹,據說早些年這裡有一棵偃蓋松,樹不往上長,是往下長,是不是很奇怪,告訴你這個小秘密,因為金門一以來風很大,特別是太武山上,秋冬兩個季節風特別大,連樹木都懂得不要把頭往上伸出去,所以它往下長,夠意思吧。
玉几案
從海印寺中軸線向前望去,正前方的案山,形如一張長案桌,中段平坦的部分是桌面,二端各隆起一小山?,如長案桌之兩端,「遠觀近望,如香几之遙臨,曰香几案。天作之勢,非經工庀材所可及也。」此案稱之玉几案,或曰玉几?、玉几岩、香几案。有這道山崚線作為案山,更突顯海印寺之鐘靈毓秀,故被列為太武山十二奇中的「靈奇」。
海印岩
也有人稱那是海印岩嗎?
跨鰲石
這一路走過來,是不是有遺漏的,一、二、三、對了,還少了一個跨鰲石(石奇)。再過去看看,它就在蟹眼泉附近,一塊像烏龜身體的大石頭,就騎在另一塊更大的石頭上面,這石頭像烏龜,又像是另一種鰲魚,所以稱做跨鰲石(石奇)。今天所看的這些東西形狀都太奇怪了,所以才叫做太武山十二奇景吧!